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2)
现在的位置:首页 > 期刊导读 > 2009 > 09 >

论“诗人之诗”与“学人之诗”

作者: 贺国强 [1] 魏中林 [2]

关键词: 学人之诗 诗人之诗 唐宋诗型 同光体


摘要:

“诗人之诗”与“学人之诗”是中国古典诗学后期的重要命题,辨体与破体的争论是此命题产生的直接原因。“学人之诗”、“诗人之诗”的命题关系到“风”与“雅”两大诗学传统,涉及到中国封建士大夫的审美趣味与人格追求。自宋代以来,随着理学的发展,长期浸润于经学环境中的古代士人的“经学中心”意识导致形成“学人之诗”、“诗人之诗”争相为高的局面。从中国先秦以后诗歌的发展来看,各个时期对“风”、“雅”传统的承续情况不同。唐诗基本指向具有“风人之致”的“诗人之诗”,而宋诗则基本指向具有“雅人深致”的“学人之诗”。近代同光体诗人,在反思前代诗学的基础上,肯定“诗人之诗”的创作方法.同时也认识到“学人之诗”产生的历史必然。他们试图使“学人、诗人之诗二而一之”,调和诗歌的“吟咏情性”与“明志见道”功能.为近代诗歌发展寻找新的创作方法。

上一篇:雕版印刷业与明代通俗小说的出版
下一篇:保守中的趋新——刘锡鸿反对修建铁路思想之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