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7)
中文核心期刊(2014)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现在的位置:首页 > 期刊导读 > 2018 > 08 >

经济规模与货币国际地位的关系——兼论美元国际储备货币地位的决定

作者: 贺力平 [1] 赵雪燕 [2] 王佳 [3]

关键词: 美元 外汇储备 相对经济规模 扩大效应 自我抑制效应


摘要:

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元的国际储备地位几乎不变,而这与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份额不断下降形成巨大反差.本文建立一个简明的外汇储备相互需求模型,说明一国经济增长与其货币的全球外汇储备份额之间并不必然存在固定比例关系.一方面,本国经济增长可使外国对本国货币的外汇储备需求增加(“扩大效应”),另一方面也会促使本国对外国货币的外汇储备需求相应增加并进而限制本国货币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份额上升(“自我抑制效应”).通过对美元国际储备货币地位决定因素的计量检验发现,美国与发展中国家经济规模的变化同时能较好地解释后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份额的变动.198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经济规模快速增长,其外汇储备需求也同时大幅增加,由于发展中国家的货币(2016年以来的人民币除外)几乎都不是储备币种,其对外汇储备币种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全球外汇储备币种的结构,即发展中国家外汇储备需求规模与结构的变化很大程度上促成了当前全球外汇储备币种结构高度不均衡的格局.

上一篇: 公共服务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基于经济思想史的考察
下一篇: 马克思的危机理论与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基于价值否定的辩证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