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词学研究成果量的阶段性变化及其原因
作者:
王兆鹏
[1]
刘学
[2]
关键词:
词学
成果量
计量分析
词学史
计量学术史
摘要:
对于学术史的研究,人们只习惯于定性的考察,而不注意用统计的方法去定量分析。20世纪百年间究竟产生了多少项词学研究成果?在不同年代成果量有何变化?这些变化有何规律?是何原因?这些问题,迄今没有答案.经全面盘点,20世纪词学研究的成果总量高达22909项,是按指数规律增长的.它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变化:起步初始阶段(1901—1932年),成果总量为476项,年均14.9项;迈步发展阶段(1933-1955年),总量为1496项,年均65项;踏步缓行阶段(1956-1978年),总量为3322项,年均144.4项;跨步腾飞阶段(1979—2000年),总量达到17615项,年均800.7项。1933—1936年词学研究成果量第一次快速增长,得益于词坛领袖龙榆生和他主编的《词学季刊》的倡导。“文革”十年词学研究成果量仍能保持稳步发展的态势,则是由于“海外军团”的崛起.1979年以后词学研究飞速发展,与思想解放、经济发展的社会政治文化环境密切相关,而与教育制度的变化和出版传播事业的发展有着更为直接的关系.
上一篇:明清时期通俗小说创作历程探绎
下一篇:明清时期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形成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