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2)
现在的位置:首页 > 期刊导读 > 2012 > 02 >

《巾舞歌辞》研究方法辨析

作者: 姚小鸥 [1] 王克家 [2]

关键词: 巾舞歌辞 戏剧科仪本 曲唱本 逯钦立 杨公骥


摘要:

《巾舞歌辞》的文辞自东晋以来即不复可辨,近代以来不断有学者尝试时其进行解读,其中逯钦立、杨公骥二先生的研究最具代表性。逯钦立先生以道曲曲谱为破解《巾舞歌辞》的模本,将“声曲折”与道曲之谱相联系,以析出《巾舞歌辞》中的声字,并以此为基础进行释读。杨公骥先生以提取“标记动作的记号”为基本出发点,不仅区分了主要唱词和衬字,更指明了《巾舞歌辞》所包含的“舞蹈动作”、“舞台提示字”和“角色标识字”等成分。逯钦立与杨公骥先生《巾舞歌辞》校本的差异,及其文学文本呈现出的不同面貌,反映出各自研究方法的不同。从方法上来说,逯钦立先生没有认识到,《巾舞歌辞》中除唱词和声字外,还包含有标示舞蹈动作的科范字等其他成分。杨公骥先生校本中校为科范字和其他舞台指示字的内容,在逯钦立先生校本中被作唱词或声字处理,这是造成逯校文本句读不通的根本原因。由于《巾舞歌辞》是戏剧科仪本而非单纯的曲唱本,所以仅仅剔出其声字是无法正确解读的。

上一篇:中国古代小说文献整理与研究应回归中华文化本位
下一篇:楚辞五体源流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