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2)
现在的位置:首页 > 期刊导读 > 2012 > 11 >

清末新政“借材异国”与京师仕学院的议设

作者: 叶倩莹

关键词: 清末新政 借材异国 京师仕学院 政务处顾问 讲友


摘要:

清末新政初期,袁世凯、刘坤一、张之洞奏请政府设立京师仕学院,期待此举落实“借材异国”策略的示范作用,藉此为速行新政提供及时、直接的蓝本与改革经验的借鉴。然因观念、政局等影响.仕学院“借才”方式与“课官”范围被迫几度调整,反映出“借材异国”襄助新政的困难与不确定性.而报刊舆论与朝中政情于此颇有隔膜。仕学院“讲友”的名目,本为趋避袁世凯密奏政务处聘请外国人为“顾问”之锋芒,避免枢廷干预而提出的变通办法,尔后却为仕学院“译书洋员”取代。其“借才”名目频繁变换,表明当时官私雇聘外国人尚未形成统一、明晰的规范,策略较为灵活。筹议者各出奇谋.为应聘外国人参与新政预设各种“限制”,客观上推动了“借材异国”的方式、方法向多样化发展。

上一篇:清末直省商政机构的确立与运作
下一篇:速成新政与清朝覆亡